纪录片,一种光影与时间交织的艺术,它不只是记录,更是一种发现,一种对生活本质的追问和对人性深处的洞察。8月4日下午1:30于闵行区图书馆2818会议室,著名纪录片导演王小龙为读者带来一场主题为“越过山丘,一个纪录片人的实践与思考”的社会大美育讲座,以影像为载体,讲述纪录片背后的故事。讲座吸引了一批纪录片爱好者和专家学者的参与。
在讲座中,王老师首先对纪录片的概念进行了澄清,强调了纪录片的本质是记录,真实是其生命,不是用来表扬好人好事的。所有的人文类纪录片都在揭示生命的存在方式和意义,都有关人的尊严。拍摄者应保持客观真实地跟随所记录的对象。
王老师分享的第一部纪录片《一个叫做家的地方》拍摄历时三年,制作了一年,一百四十多盘60分钟磁带,选了李阿姨这一户人家,做成五十二分钟的纪录片。通过真实的故事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生活挑战,诠释"真""善""美""丑""恶""对"错",勾勒出生命存在的最高境界与价值。剧中提及的这个家,便是社会形态当中一个具有鲜明色彩的缩影。
电影的本质是记录,纪录片人是使用这一工具客观的记录者。真相并不那么赏心悦目,但揭示真相,是纪录片人应该主动承担起来的使命。
现场,王老师还播放了《我的先生马革顺》《房东蒋先生》《人民咖啡馆》等几部纪录片的片段,让观众通过影像感受纪录片“真实”的魅力。
(待改)讲座最后,王老师就未来纪录片的发展发出提问:“数字化带来了民主化,影像记录和传播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镜头无处不在。但是,生命的存在方式、意义、人的尊严有了很大改变和进步吗?”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他的真诚分享和专业指导,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王小龙老师在讲座中强调,我们周遭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纪录片做的就是研究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值得拍部纪录片。此次讲座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次视听盛宴,更激发了大家对纪录片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