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零号湾图书馆活动报道:【川上读经典】《黄帝内经》:被“封神”的中医法源

发布于 2024-07-31

        7月28日,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刘鹏,携新书《〈黄帝内经〉通识》,来到大零号湾图书馆,带来“被‘封神’的中医法源”主题讲座。
        活动中,刘老师为我们介绍了这部经典古籍的历史缘起与医学渊源,与大家一同探寻千年的中医智慧,了解健康的奥秘。自古以来,《黄帝内经》在中医理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认为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它由《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组成,内容极为丰富。这部古老的医学经典,究竟是怎样一本书?让我们跟随刘老师一起解开谜底。在《淮南子·修务训》中,有这样一段话: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读此,可知《黄帝内经》并非黄帝所作,为古代医者托黄帝之名,意在彰显学术渊源之深远、学问之博大而已。另外,书中的具体内容有浓厚的黄老学派色彩,这也是冠以“黄帝”之名的重要原因。《黄帝内经》之书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黄帝内经》十八卷、《黄帝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扁鹊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白氏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汉书·艺文志》是班固在《七略》(《七略》是西汉末刘向、刘歆父子奉诏校书时撰写的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基础上,“删其要,以备篇籍”而成。因此《汉书·艺文志》保存了《七略》的分类体系,将图书分为六略三十八种,其中的《方技略》部分包括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黄帝内经》即属于医经类。
        “经”,是指可以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如诗经。“内经”与“外经”相对,有学者认为“内经”是指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外经”则会纳入更多其他类目中相关内容,所以通常“外经”的体量要比“内经”多。历史文献学家张舜徽在《汉书艺文志通释》中的解释较为明晰:大抵内篇为作者要旨所在,外篇其绪余耳。医书之《内经》《外经》,亦同斯例。由于阐明理道者,辞旨精要,与夫杂说旁陈者不同,故《黄帝内经》十八卷,而《外经》为三十七卷。
        遗憾的是,《黄帝外经》及《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等医家诸经均已散佚不传,后世之人难得一见,张舜徽的说法也有待进一步考证。
        唐代王冰整理校注《素问》时曾言: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古人著录的很多典籍是篇、卷无分。且受版本形制所限,一篇简策、一卷缣帛,其文本容量是很有限的。因此,早有学者指出《汉书·艺文志》著录《黄帝内经》十八卷,实即十八篇,不可能容纳今本《黄帝内经》一百六十二篇(《素问》与《灵枢》各八十一篇)的内容。
        再则,就医经类文献的主题而言,《汉书·艺文志》记载道: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等内容虽然在今本《黄帝内经》中皆有阐释,但并非是其核心内容。
        今本《黄帝内经》并非《汉书·艺文志》所著录者,两者应该是同名异书,但它的确是我们今天可以获得的最为全面、系统的汉代中医理论典籍,且依然是我们理解中医理论传统特质、了解历代中医理论传承创新路径与逻辑最为基础的重要典籍。
        很多人都觉得《黄帝内经》是医书,主要用于指导临床诊治所用。实际上《黄帝内经》的主旨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已明确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著名的论断,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精辟表述,体现了“防患于未然”的先进医学思想。纵观《黄帝内经》,这一论述还在其他篇章多有出现,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所以除了生理学、经脉学等医理,书里还讲了不少贯穿日常生活作息的养生智慧,非常贴近当下人们的生活。例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根据自然四时的阴阳变化规律,具体阐述了春夏秋冬的起居作息:春天,人们宜“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天,人们宜“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天,人们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天,人们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顺应自然界晨昏昼夜和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在起居之间时时留意,尽量保证规律作息,就会受益无穷。
        在刘老师看来,《黄帝内经》是一本智慧之书,它对生命、疾病与养生的论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书中的内容虽然距今已有千年,却依然可以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这便是《黄帝内经》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