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文学在中国焕发勃勃生机的2024年,原创推理小说却遭遇空前的寒冬,出版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呈现严重滑坡。原创推理小说应该怎样寻求突破,走出困境?8月15日下午,闵行区图书馆特邀推理作家时晨和王稼骏,与读者们共同探讨“原创推理的困境”。
推理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推理小说的发展历程与社会变迁紧密相连,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和社会需求。时老师和王老师从原创推理小说的前世——民国推理小史说起,讲述了中国推理小说的特征。19世纪后,推理小说在国内吸引了一大批粉丝的簇拥,大家开始交流对福尔摩斯、阿加莎克里斯蒂等作品的看法,于是原创推理小说的渐渐崛起,推理之门应运而生。
看起来推理文学依然是小众趣味,但推理其实又是“大无限”的。06年推理杂志创刊,受到读者热捧,自此国内推理作家有了自己的阵地,国内市场中开始出现大量推理悬疑类的杂志,悬疑作家也开始占领主流图书市场,如蔡骏、那多、鬼马星等可以说是国内推理的黄金时代;但好景不长,08年后,新星出版社午夜文库开始大量引进日系推理,包括东野圭吾在内的日本推理小说迅速占领国内市场,基于日本推理本身的深厚积累,数之不尽的佳作进入国内读者视野,自此尚在起步阶段的国内推理无法与日系推理竞争,从而败下阵来,日系推理成为了国内推理迷的首选。
中国原创推理出路在哪里?这是悬挂在每个作者、从业者心中的“终极问题”。作为还活跃在文坛的推理作家,时老师、王老师就“面对日系推理的强势来袭,应该如何应对?”与读者一同展开了激烈的探讨。
推理文学被译介到中国的时间不过是百年有余,期间的发展亦起起落落。相对于其他文学类型,仍属于“年轻的文学”。这些年来,尽管悬疑推理作品时有爆发,也有借助改编影视的机会火速出圈,但原创推理文学不能仅靠影视爆款来推动,如何实现本土化、创作做出真正的中国推理才是原创推理小说的未来。同时更需要出版机构与作者的共同努力,这样中国原创推理文学才能一步步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