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8日下午1点半,我与大国重器面对面系列活动:中国大飞机崛起之路的背后 在图书馆7楼2722报告厅举行。本期活动的嘉宾是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黄庆桥,共有70位读者参与了此次活动。
2023年5月28日上午,东方航空使用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执行MU9191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飞往北京首都机场,开启这一机型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该事件引起了大众的广泛热议。
那么,大飞机项目有着怎样的意义?中国人为什么要搞自己的大飞机呢?黄庆桥教授从这两个问题引入,为读者讲述中国大飞机崛起的背后故事。黄教授认为,大飞机项目有不可忽视的巨大经济价值和重大战略意义。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0—2039),我国在2020—2039年将累计交付8725架新机,我国国产民用机型市场总规模可达到13323亿美元。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也给大飞机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而且,大飞机项目潜在的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大型客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产品,其发展不仅能够促进本国科技进步,而且能带动大批相关产业持续发展,背后所带来的溢出效应是难以估量的。所以研制大型客机、发展具有竞争力的民用飞机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历史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大飞机”“一定要有这个雄心壮志”“让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掷地有声的话语,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国产大飞机的殷殷期许。
“从‘运10’研制的戛然而止到与麦道公司合作的无疾而终,从21世纪之初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到中国商飞的应运而生,从arj21成功投入运营到c919惊艳首飞”,中国大飞机事业走过了艰苦曲折的发展历程,遇到的挫折困难不计其数。对此,黄教授一再强调,重大科技工程,往往都是投资规模大、研制周期长、面临风险高的复杂系统工程,一时难以看到它的效益和回报,国家和工程建设者往往要承受很大的有形和无形的压力。全社会必须深刻认识到,重大科技工程需要较长的研制周期,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中国大飞机的未来发展,黄教授认为至少要做到三个结合:自主创新与兼容并包相结合、把握市场与引导需求相结合、激发公众兴趣与寻求全民支持相结合。在这三个结合的基础上,中国大飞机将会迈向新的阶梯。
本次讲座专业性较强,但是黄教授的讲述深入浅出,举例形象生动,在场读者朋友都听得非常投入。在互动环节,小朋友的提问也非常积极,而且还问出了非常专业的问题,让大家印象深刻。C919商业首飞成功,标志着国产大飞机商业运营正式起步,中国大飞机事业开启了崭新的历程。在未来,还有更多奇迹等待着我们去创造,只要我们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迎难而上的勇气,中国大飞机事业发展还将继续一路高歌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