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来是茶的国度,有着数千年的传承与演变。而到了1844年,上海开埠第二年,一粒粒小小的咖啡生豆,随着东渐的西风,把咖啡文化的基因散落在这座海派都市的角角落落。说到海派文化,又怎么能少得了咖啡的身影!
2025年3月29日,闵行城市书房华漕馆请来中国近代史学科教授、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陈祖恩老师,为我们带来“上海咖啡:历史与风景”主题讲座,从缕缕咖香中,品咂海派文化的醇香滋味。
讲座一开始,陈教授先简要地讲述了这个西方舶来品的起源和传播历程:从埃塞俄比亚的横空出世,辗转荷兰、英法、美国,又到东亚的日本;从居家聚会的饮料之一,到街区咖啡馆的零散休闲,最终在东方大国的这个“潮兴”都市里满地开花。
在陈教授的娓娓道来中,作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东方文化高地,林林总总领风气之先的文艺咖啡馆在读者们的眼前一一展现。接着画风一变,陈教授又以地域为分界,为读者们描述了开埠以后魔都的摩登圈、商业圈、富人圈、平民圈、留学生圈、甚至街头圈(摆摊)的雅趣往事。
其实无论是文艺叙事,抑或区域趣史,是时尚风气,还是个人品好,陈教授最后总结:海派文化,就咖啡而言,既有欧风深染,亦有屋檐摩登。在文化和历史的绵延中,在时尚与传统的碰撞间,延展出地道的海派都市文化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