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读会第244期: “老虎不吃人” 活动报道

发布于 2024-12-03

      2024年12月1日,在闵行区图书馆七楼2722报告厅举办了第244期讲座。讲座主题是:老虎不吃人——中国远古时期的帝与天。主讲人:辛德勇。现场共有100名读者到场参加。1.png

     主讲人:辛德勇,1959年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古地理与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史学会历史地理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研究(包括目录学、版本学和碑刻学等方面内容),旁涉中国古代政治史、地理学史、地图学史、水利史、出版印刷史、天文学史等学科领域。

    辛德勇老师是一位非同寻常的学界“网红”:是藏书家,是史学教授,更是文史学界以幽默直率而出圈的“辛神”。辛神文笔犀利,这两年辛老师的笔耕不辍也建立在一种好奇心之上:在考古成果逐年推陈出新的时代里,我们对上古的认知是否又有了可以探索和争论的新议题?向着无人区进发,辛老师专注于人与神的边界。敏读会的读者们都期待着辛德勇老师本期讲座的精彩分享!2.png

    辛老师讲,中国古代的天文立法体系和希腊罗马的体系是有根本性的差别的。他们重视太阳,中国重视天的北极,也叫天极。那么由于重视天极,中国的天文立法体系叫做赤道坐标体系,那么希腊罗马叫黄道坐标体系。
    我们先从黄道谈起,现在很多年轻的朋友都喜欢玩游戏,黄道十二宫。我们假想在地球外边无限放大,那个就叫天球。天球上它有天赤道,有天的纬度,天的经度,天球的同等距离的 12 个星座,叫做黄道十二宫。为什么这么做呢?黄道实际上是什么呢?是地球的公转轨道。地球的公转在古人的眼睛里,全世界都一样。因为你只能在地球上观测其他天体,在人们的眼睛中太阳围着地球转,所以地球的公转又可以称作太阳视运动的周期,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叫黄道。黄道好不好呢?好。它非常准确的可以反映主要行星的运动,就金木水火土这些太阳系的行星,它们大致是在同平面的轨道上运行的,它是准确的。但是中国不是,中国叫赤道坐标体系。什么叫赤道呢?还是要想象,把地球的赤道无限放大,天球的赤道,它们俩差别在于,中间有二十三点儿五度夹角。这个夹角的存在,我很多很多年就很困惑,中国古代为什么采用赤道坐标体系?因为它并不合理,就是以地球为主的行星不在赤道带上运行,它是在黄道上运行。那么中国古代是不是不知道黄道呢?不是的,黄道并不难看到,你只要观测,很容易看到黄道。但为什么采用赤道坐标体系?直到最近我理解了中国古人的最高天神是天的北极,我就明白了。由于天北极的地位太重要了,人们采用了赤道坐标体系,原因是赤道面儿就垂直于地球向天极方向,这种关系决定了要用赤道坐标体系。6.png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老虎不吃人? 那么老虎到底为什么不吃人?辛老师讲述在自己的视频号上发了个视频,标题是“母老虎来啦”。具体的内容,先是一张白色母虎带娃的图片;接着是八张各种颜色的太阳图片,圆圆的,一轮接着一轮;最后,是一张二十四气图,我把立秋标出,注云:“阳历年秋时开始。”3.png

    单纯从形式上看,似乎很简单:这一天立秋了么,这就意味着到了秋天;秋天了,可天气未凉反热,还热得厉害,于是人称“秋老虎”;俚俗流言,谓日间立秋或单日立秋为牡虎,夜间立秋或双日立秋为牝虎,而今年进入立秋的时刻是双日夜晚(七月初十晚快八点半了),照此说法,象征着这秋日的就应该是只母老虎。听我这么一讲,很多人会想,就这样啊,也真的没什么:没什么历史文化,也没什么科学知识,就那么一说呗。生活中很多事儿,你要想这么稀里糊涂地一瞪眼就过去,就什么也没有;可要是像小孩子似地真心一捉摸,那就确实有一些相关的道理需要解说,这道理也许还多少有些复杂。4.png

     原来是这只老虎! 老虎不吃人!这只老虎真不吃人!5.png

     活动最后,辛老师与现场敏读会的读者和嘉宾进行互动,辛老师讲得真好!今天点赞数4.5万多。 讲座以后读者们自觉排起了长队,耐心等待辛老师的亲笔签名,迟迟不肯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