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以来,古琴和书法是中国文人实现“乘物游心”的核心艺术载体。8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卢艺来到大零号湾图书馆,带来“《琴书密码》的艺术启迪”主题讲座,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艺术经历和个人感悟。
卢艺老师是四川泸州人,博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虽然他是一名工科生,但自幼跟随祖父卢洛夫(师从徐悲鸿大师并毕生从事艺术教育与创作实践)及父亲学习书画、诗文,后又学习“四艺之首”——古琴。他在承担繁忙的科研、教学工作之余,多年来坚持中国文化与艺术的传承和公益普及,或许是泸州山水人文刻在骨子里的“诗酒”印记,刚与柔、儒雅与侠气在卢艺老师身上被极天然地融为一体,也让他在深入体察书法和古琴的艺术实践后,开始以书法理论为参照,探寻古琴回归和发展传统之“神似”而并非一味“形似”的可能性,写下本书。绳丝为弦,削桐为琴。丝弦,是琴人永远热衷的话题,弦的重要性就类似于飞机的发动机。历史上古琴的弦由蚕丝绞合而成的,而现在由于手工业生产的丝弦遇到原材料稀缺、制作工艺后继乏人等种种困难,逐渐改用金属的钢丝弦或者钢丝外缠尼龙细丝制作。作为音源的核心,琴弦的材质对于古琴制作、演奏方法、作曲、审美,都有决定性的影响。比如,传统丝弦的泛音列能量偏中低频,高频衰减快,容易实现较为集中的“圆”“透”音色,独特的摩擦声可以延长余韵、丰富审美,有着毛笔书法的随机性优势。而钢弦耐用、稳定、音量大,特别是表面光滑的优点,为琴人所称道;但它的声音容易“焦躁”“硬”,更像硬笔书法,整洁方便。时至今日,出于提升易用性的考虑,古琴制作的结构、材料都已经历了钢弦化时代的变革。钢弦在扩大古琴表现力的同时,并没有使古琴千年的“丝桐之韵”断绝,反而凸显了丝弦所代表的古琴传统音色审美的“雅致高标”,也启迪着融入了现代技术特征的高品质古琴琴弦去追求“丝韵审美”。历史上不少文人名士同时擅长书法和古琴,比方说蔡邕、嵇康。作为中国文人艺术的核心,书法和古琴内外相通却又有所不同:
书,是写给人看的,给人的是“完成态的形象冲击”,看书法,只看到书写结果(外显),而非书写过程(内隐)。因而,用笔、取势往往难以明晰,易见的只是龙飞凤舞的视觉冲击。
琴,是让人听的,给人的是“进行态的过程传达”。琴器、用指容易感知(内显),但曲情、曲意却深藏了起来(外隐),无怪乎历来“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在发现古琴与书法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密切,却又截然不同之后,卢老师提出了“琴书合同”这一创新观点,通过工科思维“系统工程”的视角,以七级浮屠为纲,对文人所从事的代表性艺术行业“琴书系统”进行了尝试性的解构,用层级化的方式去探寻这个系统的需求、功能、架构、元件之间的关系,并由此作了一首七绝:
显隐琴书因有异,师缘不遇相方从。
写心山水何堪寄,古今合同俯仰中。
——自作诗《论琴书》
讲座最后,卢老师分享道,“有很多人曾问我为什么会从飞机设计专业跨入了琴弦制造?我想告诉大家,人不应被专业所限制,因为这是一个期待创新的时代。过去是这样,现在更是这样。中国传统文化,当然也需要与时俱进,我衷心希望能为此贡献属于我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