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华东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宋志雯、肖雨悦,来到大零号湾图书馆,与孩子们一同走进自然课堂,开启了第一场“小小博物家”系列活动。
秋天,太阳收敛起光芒,逐渐以柔和的姿态面对万物众生,许多植物换上了自己的彩色秋装,远远望去,一片红、橙、黄、绿……好不热闹。同时,在这个丰收的季节中,种子会离开果实,去寻找新的家园。
活动中,两位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秋日图景,以及三位“种子旅行家”,快来一起看看吧!
快看!“呼”的一阵风吹过,萝藦种子正依靠它们松散又轻盈的茸毛乘风而起,它们就是种子家族中的“飞行家”。
打开萝藦果实会发现,种子们十分有序地沿着内部的中轴线排列。当果实成熟时,它们就会像一个突然释放的弹簧,把储存其中的种子,以惊人的速度“推”出果壳。随后,萝藦种子会借助风的力量飘向远方,等待破土而出的机会。
我们常常能在秋天的池塘中看到莲蓬的身影,它像只绿色的“小碗”,被两枝细长的莲花茎托举着,亭亭玉立地挺立在水面上。
走近看便能发现,莲蓬的表面分布着数十个孔洞,每个孔洞都被一颗黑褐色的椭圆形果实占据,剥去果实的表皮,就能看到种子“潜水员”——莲子。莲子会在莲蓬成熟后,脱离它们的“怀抱”,落入水中,扎根进塘底淤泥,静待发芽的时节。
在秋天的草地中藏着许多不起眼的小植物,当你散步其中,稍不注意就会被一些种子“搭便车”。
脚边这丛苍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只要从它边上经过,裤子上就会粘上好几个“不明物体”。把它们揪下来,发现是长满倒刺的果实,这些倒刺很容易钩住过往动物的毛发或人类的衣物,从而实现“远行”的目的。
活动最后,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棉花、超轻粘土、卡纸等一系列工具,模拟了种子的传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