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游闵行第九期“重阳寻味之旅”活动报道

发布于 2024-10-13

行走,品味重阳“糕”意。10月13日下午,15组亲子家庭搭乘“阅游闵行”专属大巴前往颛桥镇桶蒸糕非遗体验基地和闵行城市书房颛桥馆。

颛桥桶蒸糕是闵行本土地区民间纯手工制作的传统糕点,凝聚了数百年来农家在生活改善过程中的智慧结晶与美好期盼,2015年,“上海米糕制作技艺(颛桥桶蒸糕)”被列入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由于桶蒸糕的“糕”与“高”发音相同,因此常常被人们赋予了“节节高升”的美好寓意,在重阳节、春节等重要节日里,它成为了家家户户乐于自制、亲朋好友间乐于分享的应景习俗。

活动现场,读者们跟随非遗传承人宋爱华老师一起探索桶蒸糕的制作工艺,在原料选择上至关重要,包括糯米、大米、上等白砂糖、纯正红糖、饱满大赤豆与甘甜蜜枣等,每一味都是品质的保证;在制作技艺上极为考究,从细心淘洗、自然摊晾干爽,到精细轧制成米粉后充分拌合糕粉,直至最终入桶蒸煮,整个流程耗时约半小时,随着蒸汽袅袅升起,一笼笼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颛桥桶蒸糕便新鲜出炉,令人垂涎欲滴。大家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逐步制作,将糕粉轻轻铺入已预加热至桶壁微润的空糕桶内,进行蒸煮程序。小读者们表示“活动既好玩又好吃,参与制作的过程中,让我深刻体会到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匠心与爱意,传承这项传统制作技艺,是对文化根脉的守护与弘扬。”

随后前往的闵行城市书房颛桥馆内结合吴颐人艺术馆的特色和优势,融入书法、篆刻等元素,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美丽的玻璃穹顶让蓝天白云“触手可及”,简约素雅的木质阶梯拾级而上,可席地而坐,供市民读者休息阅读。

讲座,寻味城市印记。特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历史系博士生邹赜韬带来“好吃之都:多元饮食在近代上海的交相辉映”讲座,在跨地域的饮食对话中,带领读者从饮食出发读懂上海。

吃,从来不只是吃,还蕴含着文化积累、社会变迁。邹博士从“小”与“大”、“古”与“今”之间的饮食状貌与流变说起。

“小食”如何反映“大势”?以糕点为例,在北方,一种糕点常伴多个节日;而到江南则截然不同,每个节日皆有专属糕点,如清明青团、端午粽子、中秋月饼等,一方面是江南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江南人民千年以来崇文重教的传统,对于节令食物也会格外关注。以上海为例,中秋节时,尤为推崇崇明特产的芋艿和毛豆,成为地方的节庆美食。

古味”如何演变“今吃”?上海崛起的精髓深植于“海纳百川”的包容之道,这亦是这片地区人文最为浓重的历史底色,要读懂上海,其核心在于把握其“多元”的特质,不仅是以宽广的胸怀拥抱世界,更是兼容并蓄各地精华,将“外来”元素巧妙融合、消化吸收,进而创造出独具上海风格的新面貌。回望百年前的上海滩,食肆林立、五花八门,源流复杂的多元饮食在上海“争奇斗艳”又“百花齐放”,奠定了近代上海“好吃之都”客观地位,成就了上海文化历久弥新的闪光点。而今,或许在同一条马路的街头巷尾中,既能看到上海“四大金刚”的大饼油条,又有天津煎饼果子、苏式红汤面,连苦口的广式凉茶登陆上海滩后都能有一席之地。上海菜并不能成为一方体系,却凝聚了各方好菜,本帮菜的浓油赤酱、川菜的麻辣鲜香、粤菜的清淡鲜美、湘菜的酸辣可口、徽菜的醇厚浓郁……它们相互映衬、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元的饮食画卷。一日三餐,四季轮回,烟火气息就这样悠悠地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