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科普类读物专业作家余襄子携新书《万物有引力》,来到大零号湾图书馆,带来“当我们说‘这很科学’”主题讲座。讲座一开始,余老师便向读者们抛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科学?”,由此进入讲座环节。
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之一,并且是我们现有的认知方式中被实践证明比较合理的一种。在科学认知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关注一个基本问题——“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古希腊的哲学家都对此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每一个文明,早期都有一段创世神话。在古希腊,人们认为这个世界是由神明的意志所安排的。但在泰勒斯看来,这个世界是可以被我们人类的理性所认知的,它是由客观的实体组成的。
在这之后,另一位带来思想革命的是毕达哥拉斯,他为人类探索世界提供了一种数学式的方法,这种客观的思考方式可以避免人的主观意识带来的干扰。但在没有望远镜的时代,他们对数以外的世界的理解都还停留在思辩层面,带有一种想当然的感觉。
古典时期的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研究运动的哲人,他凭借自己粗糙的经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以及“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更快”,他相信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各星体围绕着地球做完美的匀速圆周运动。虽然,在千年之后亚里士多德的观念都被证明是错误的,但他却为后世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后希腊时期,阿里斯塔克提出了 “日心说”,并启发了千年后的哥白尼。在他看来,小物体应该围绕大物体旋转,因此,地球应该围绕着太阳转而不是反过来。
虽然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先贤,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有所分歧,但他们大多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认知——世界与宇宙是和谐且统一的,认为天体运转的轨迹是圆周且匀速的。
从泰勒斯到亚里士多德,从“盖天说”到“宣夜说”,从托勒密的“地心说”到哥白尼的“日心说”,再到十七世纪牛顿的时代,通往科学与真理的这条路,我们始终在前行,科学并不代表正确,科学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它从不宣称自己正确。所有的科学结论都有其有限的应用范围,世界上也有很多现象是科学不能解释的。讲座最后,余老师总结道,“科学不仅仅是技术,更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