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期敏读会:海派书法艺术 活动报道

发布于 2023-07-16

   2023年7月16日,在闵行区图书馆八楼举办了第218期讲座。讲座主题是:海派书法艺术,主讲人刘一闻,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师承苏白、方去疾、方介堪、谢稚柳诸前辈。现为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篆刻艺术院研究员,西泠印社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顾问、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研究员。著有《刘一闻印稿》《刘一闻作品》《刘一闻书画》《当代中国书画大家·刘一闻卷》《一闻艺话》《一闻艺论》《三德馆印迹》《一闻艺谭》《上海博物馆藏楹联》等近三十部。本次讲座,共有68位读者参加。

   刘老师认为:《海派书法,从根本上说,是指融合我国帖学书法和碑学书法两大创作手法和表现特征的一支艺术流派。由于经济、文化乃至政治方面所构成的特殊原因,往来于上海及江南一带的书画家,人数最集中,创作力量也最强。此间,除赵之谦、吴昌硕、沈曾植等领军人物外,近代海派书坛当以客居和鬻书沪上的吴大瀓、郑孝胥、曾熙、李瑞清、李邕、朱孝臧、杨守敬、陆恢、褚德彝、易孺、杨度、赵叔孺、康有为、黄宾虹和张大千等为代表,其中甚至还可以包括在绘画上有着高深造诣却很少作字,但依然不失个性水准的虚谷、任伯年以及蒲华等。

刘老师用朴实的语言,讲述着他和恩师苏白的故事。刘老师称,他一直怀有一个念想,那就是把苏白老师给我多达十万字的书信全部都整理出来。今年是老师逝世四十周年,终于把这件事做成了。

刘老师回忆:我是通过国华舅的介绍得识苏白老师的。最初的那一情形,我在《苏白朱迹》后记“英心不朽——献给恩师苏白(代跋)”中已多有涉及。当时,由于求师心切,我先是给苏老师两次去信,以明示自己当时的渴学心情。未久,果然收到了他的回信。不曾想,在这一封1971年年底寄自青岛的来信中,苏老师居然像一个彼此早已熟悉的同道知己与我作亲切叙谈。他除了叙述自己过往所见所藏的印学资料,竟然还把箧中幸存珍贵印谱的有限“家底”,毫无保留地晒出,这让我感到意外。尤其是面对一个完全陌生从未谋面的青年人,甚至言明以后可以将这些印谱陆续借给我看,更使我暖意融融。他在信尾还说“以后请你来信不必呼我大人,直呼同志即可,实在你觉得不太好,称先生或老师即行了,好不好?”

读完这封信之后,刘老师的内心好久不能平静,从此之后,每一次去信,便都以老师相称。也正是这封信,开启了他们师生间长达13年的珍贵情谊。随着交往频繁,间尔,为了表示对老师的敬意,我不时会捎带些上海出品的食物去青岛。想来毕竟老师的身体向来孱弱,再加上师母操持一家养育四个孩子的辛劳,生活本不宽裕。然而老师却说“不要带吃的东西,情谊应在金石篆刻方面加深”....

       本期的敏读会,除了赠书《苏白书信辑存》外,还附赠每位读者一套《飞影阁画报》明信片!敏读会现场气氛极为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