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文化讲座:图书馆的N种打开方式--你所不知道的白色文献 活动报道

发布于 2021-05-22

只听过红色文献那白色文献又是什么?在白色文献里,能获取到什么样的信息呢?5月22日下午1点半,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的陈果嘉老师为我们解读了“神秘的白色文献”。

陈果嘉老师表示,之所以想到这个主题,缘起于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曾经出版的一本书《上海图书馆藏赴闻集成》。确实,说到红色文献与白色文献,大家一般想到的都是“红白两事”。但我们今天讲述的“白色文献”和常见的理解不同,我们侧重于讲述“伪装本”。用陈果嘉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白皮红心”。

国民政府时期,伪装本曾“普遍地为党的刊物所采用”。所谓“伪装本”,系指为应付国民政府之查禁,将书刊封面印以其他名目,以掩饰真内容。大多数“伪装本”都是非正规出版物。这次讲座,陈果嘉老师着重讲的伪装本是周作人的《秉烛后谈》。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原版与伪装本在封面上,是很难辨认出来的。周作人原版的的《秉烛后谈》出版于1944年,收入周作人散文随笔二十四篇,结构也是最为常见的目录,开列从“自己所能做的”到“桑下坛序”。而“伪装本”的《秉烛后谈》封面之后是“目录”,开列从“南堂诗草”到“无所不谈”共19篇文章的标题,在封底的内页中印有“看完后请将此书 / 借给你的亲友”两行文字。整本书没有版权页。第一篇文章的标题是“南堂詩草”,内容却是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会议上的报告选摘。再往下看,伪装本的内容几乎都是是中共机构或领导人的讲话、报告等文件。由此可见,此书并非周作人先生的《秉烛后谈》,而是中共地下组织利用这本书的书名,印发的宣传中共工商业政策的小册子, 是学界所说的伪装书。该伪装书由中国革命青年联盟地下刊物编辑部的几位革命青年编纂。陈果嘉老师表示,用如今流行的说法来解释的话,“伪装本”也是一种“解构主义”。就像这本《秉烛后谈》,先把周作人的作品消解,再重新建构,变成了一本革命宣传读物。

当年编辑《秉烛后谈》伪装本的是一群20多岁的革命青年,伪装本也是他们在战争年代高超的斗争水平的体现。在险恶的斗争环境中,这些伪装本在宣传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和加深群众对中共政策的理解方面,都发挥过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在讲座中,陈老师还穿插了一些小插曲,如周作人书中提到的“阿Q的姓氏是什么?”“《秉烛后谈》在拍卖市场的价值如何”等等。陈老师表示,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整理历史文献,也有不少人说,为何不放眼未来,要回看过去。但他认为,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了解过去恰恰能更好地启发现在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