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零号湾图书馆活动报道:【川上读经典】《山海经》漫谈

发布于 2024-07-31

        7月27日,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沈海波来到大零号湾图书馆,带来“《山海经》漫谈”主题讲座。偌大的报告厅座无虚席,近百名读者一起聆听了这场文化盛宴。沈老师用他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带领我们走进了一个奇幻而真实的山海经世界。
         《山海经》诞生于先秦时期,由《山经》和《海经》两部分构成,是一部关于山川、湖泊、海洋等地理要素的著作,它为当代人了解、研究上古社会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山海经”一名何时出现,如今已无法考据。人们往往将“山海”二字理解为山川湖海,其实“海”有遥远之意,“山海”泛指天下。其中的“经”,并非经典之义,学者们认为有经历之义,因《山经》中所记载的地理相关内容,多以亲身经历之见闻为依据。因此,有很多人相信《山海经》是大禹治水遍历九州后所作。
        《山海经》或许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图经,《海经》最初的主体是《山海图》,辅以文字解释图片,而后图片遗失,所以今天只有文字内容被保存了下来;《山经》的内容丰富,其中附有地图,以便进行辨识。《山海经》不仅是一部神话书,还是一部远古地理史书,内涵不容小觑。它从多个角度有秩序、有条理地记叙各地的地理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如山系、水文、动物、植物、矿藏、经济、社会文化风俗等。
        在沈老师看来,“人类文明的进步伴随着地理发现,新大陆的发现是最鲜明的例证。在《山海经•五藏山经》中,汇聚了无数探险家身先士卒,记录下的关于周边世界山川地理的文字,值得珍视。”《山海经》以其丰富多彩的神兽珍禽,吸引着无数读者的目光。其中所记载的各种神人异兽,不仅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好奇,更隐含着对未知世界的无限遐想。如《山海经·海外北经》所记录的这则故事: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追日”的故事为人所熟知,“夸”之本义为“大”,“父”为男子之称,“夸父”即巨人之意,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与认知,更展现了他们追求光明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在《山海经》中,还有大量关于巨人的传说,如“大人之市”“大人之堂”“博父国”等。除了“怪物”,《山海经》中还记载了约40个充满神奇和怪诞色彩的邦国(方国)。比如《山海经·海外南经》记载的穿胸国(贯胸国):贯胸,即贯匈,又称“穿胸”。这是个令人惊异的种族。胸口一个大洞贯穿腹背却能安然无恙地生活,就算是在今天,这个地方也依然超乎人们的想象。
        在《山海经·海外东经》中还提到一个“黑齿国”,颇引人注目:文字中描述了黑齿国的地理位置,以及黑齿国民的外貌特征和他们的饮食习惯(食稻和蛇)等。其实,近代就有太平洋岛民用植物色素抹黑牙齿的习俗。或许正是因为在遥远的远古时代,人们的认知非常有限,世界上存在着大量的未知事物,于是也就有了这些带有传奇色彩的怪人奇谈。
        巫术是上古先民试图借助外部的力量对某些人或事物施加影响的方术。上古时期巫术之风盛行,《山海经》中就留有深深的印记。面对天灾人祸,先民只能借助于巫术祈求国泰民安,《西次二经》中记载这样一种称为“鸾鸟”的动物:“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先民将“鸾鸟”这一动物赋予神性,将其与“天下安宁”划上等号。它的出现被视为一种吉利的预兆,象征着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因此,古代的人们常常会祈求鸾鸟的保佑,认为它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能带来好运和幸福。
        《山海经》中还有不少关于瘟疫的着墨之处,也常与各类异兽紧密相连。《东次二经》中提到:“澧水出焉,东流注于余泽,其中多珠蟞鱼,其状如胏而有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无疠。”在古人看来,人若是吃了珠蟞鱼的肉就不会染上恶疮,由于对医学的有限认知,古人将对瘟疫的治疗与食用异兽相关联,侧面反应了人类对于自然药食的探索。上古时期,医学的产生最初与巫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医的古字作“毉”,从巫。因此,巫术的实践者——巫师,在神话中不仅掌管着医药,也掌管着生死,《山海经·海内西经》中就有不少这样的神话:“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蒙昧时代,医生与巫师在职责与身份上多有交错、重叠。这是由于上古先民无法对眼下的自然现象或者社会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导致他们会借助巫术来进行对抗,或者寻求对应的“怪物”作为预兆加以解释。历史学家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说:“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
        神话传说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及内涵。比如,在中国洪水频发的季节正是耕种的季节,所以洪水就意味着天灾。治水的神话也因此产生,在《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道:“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众所周知,在“大禹治水”的故事中,鲧用息壤堵水而失败,禹因疏水而成功。但是在《山海经》的记载里,禹用的依然是堵水的方法,并没有提到疏水,这是为什么呢?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用“层累说”的方法研究了这则神话,发现水利疏浚技术是在战国时代才出现的,而在《山海经》的成书年代还未有此技术,当然也就不会被记录在册。由此可见,神话的内容是在时代的更替中层层累积、演变而来,沈老师总结道:
        “神话是人类真实历史的折射,并不直接代表历史,需要找到折射的角度才能正确地理解历史。”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沈老师细致精彩、深入浅出的解读让在场的读者意犹未尽,现场掌声频频,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到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