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期敏读会:昆曲《玉簪记》艺术谈 活动报道

发布于 2023-06-13

2023611日,在闵行区图书馆八楼举办了第215期讲座。讲座主题是昆曲《玉簪记》艺术谈,主讲人俞永杰老师,俞老师艺名俞妙兰,昆曲编剧、青年昆曲家,戏剧戏曲学博士。师从叶鸣兰、洪云艳、周瑞深、张世铮等艺术家,学习京昆表演艺术,谙通昆曲曲牌与音律,擅长唱曲、填曲、擫笛、拍曲、制谱,并能彩爨。撰有原创及各类型昆曲剧本数十种,其中原创昆曲大戏《乌石记》、新创昆曲大戏《孟姜女送寒衣》入选2017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创作资助项目。本次讲座,共有46位读者参加。

   主讲人俞永杰老师,已经是第7次来到敏读会,明代高濂所作传奇《玉簪记》,问世以来经久盛行于曲坛与书肆,至今仍为昆曲重要的代表性剧目。该剧以宋金战争为背景,叙述潘、陈两家离乱之事,以潘必正与陈妙常的爱情和婚姻为核心事件和主要线索。貌似俗套之作,内中却不乏精彩之处。尤以填曲工整、格律严谨、声腔优美而著称。

   俞老师说当下昆曲剧目创作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剧作者与曲学的割离。最佳的昆曲剧本创作,是情境与曲牌同时构思、同时写作。

   昆曲的声韵格律要求,集中在曲牌文辞,往期均已述及。仔细分析古代的昆曲剧本,格律规范性很强,之所以有千余个曲牌流传下来,正是格律使得它们各不相同。如若不讲格律,曲牌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昆曲亦如是。

   那么当今在填曲时需要把控什么原则呢?一是曲牌文辞内在结构不要破坏,二是固定声调尽量遵守,三是严格遵守韵律规范。究其原因,已有专文论述故不赘述。曲牌填词时不是不可以有所“破”,但少破多守是基调、破对地方是关键。

   于“本色”论、“才情”论等等,那是个人创作的风格差异,受众也是各有喜欢的,其实与是否破坏格律没有太多的关系。即如汤翁的曲子,真正是破坏格律来达到才情美的曲子很少,细抠起来大多数曲子还是有章有律的。

   讲座中,俞老师还现场和他的学生一起唱了好几段昆曲,敏读会现场气氛极为活跃。本期赠书:《新镌女贞观重会玉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