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上海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谢晓敏、蔡一超一同来到大零号湾图书馆,带来“漫游元宇宙:AI的十八般武艺”主题讲座。
活动伊始,谢老师以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知识为切入点,用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元宇宙的概念,以及与元宇宙密切相关的数字孪生、沉浸式交互和AI等技术,台下各年龄段的读者听得津津有味,激发了大家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元宇宙是什么?元宇宙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书中的人物通过一个公共入口连接,就能以虚拟“化身”进入平行于现实社会的虚拟世界,开启另一种人生体验。如今,元宇宙的概念有了更多的内涵,有人认为元宇宙是基于未来互联网,具有连接感知和共享特征的智能化虚拟空间,它涉及多项颠覆性的技术变革。什么是交互技术?交互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人与计算机对话的技术。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无缝衔接,为用户创造身临其境的使用体验。目前,我们常见的交互技术有: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将我们从现实环境带入虚拟世界)、增强现实(简称AR,将虚拟信息叠加在真实物体上)、混合现实技术(简称MR,将真实物体叠加在虚拟世界中)。
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简称 AI,顾名思义,由“人工”和“智能”组成,是指由人制造的机器所表达的智能。AI通过借助算法、模型和数据,可以练就十八般武艺。比如,我们可以在线上随时听AI歌手洛天依演唱最新单曲,体验AI智能客服服务等等。什么是机器?机器是一种用于执行特定任务的装置,由多个机械部件组成,能够将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完成某种特定功能。
蔡老师向小读者们科普了机器的定义,紧接着提出“灵魂之问”:什么是机器人?许多人一听到“机器人”这三个字脑中就会自动浮现“外形酷炫”“功能强大”等这些词,认为机器人就和科幻电影里的设定一样高端、智能。其实不然,机器人的定义范围很广,大到工厂服务的工业机器人,小到居家打扫机器人。从本质上讲,机器人是任何可以代替人类工作的自动操作机器,能够感知环境、处理信息并执行一系列预定义或自主任务,尽管它可能在外观和行为模式上不像人类。讲座最后,为了让孩子们对机器人有进一步的了解,两位老师特地从上海科技馆带来一只“萌宠”机器狗,它以灵活的身姿、协同一致的步伐,从跳跃障碍、平衡行走,到互动对话······在多功能报告厅里自由驰骋,活灵活现。孩子们纷纷瞪大眼睛,全神贯注地观赏着机器狗独特的表演,为它每一次的变形而欢呼。
尽管元宇宙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它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我们也许真的可以在虚拟世界里进行工作、学习、娱乐。希望这场科普讲座为孩子们推开了一扇通往元宇宙世界的大门,让科学的种子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