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读会第240期 “海派文学的多样性” 活动报道

发布于 2024-07-24

 2024721日,在闵行区图书馆八楼举办了第240期讲座。讲座主题是:海派文学的多样性——从《海派》第五辑说起。主讲人:陈子善。现场共有58读者到场参加。2.png

    主讲人: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海派》主编。出版有著编《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十讲》《张爱玲丛考》《签名本丛考》《一瞥集》《不日记》《识小录》《梅川千字文》《说徐志摩》《比亚兹莱在中国》等作品。

    海派文学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探索性的特点,无论是小说、散文、戏剧、小品都体现了明显的都市性,在海派文学出现之前,新旧文学原本各不相关,甚至互相敌对,而海派文学则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敏读会现场,:陈子善老师和读者一起聊聊:海派文学今后往何处去?如何更向前一步?这是一个新的课题。

5.png

    何为海派” 
    陈子善首先解释了海派文学得名之由来,他指出“海派”二字概念不清。查1999版《辞海》,没解释“海派”,而是在“海”字下面解释道:“海,上海的略称:如海派。”就这么几个字,把“海派”带了出来。再追溯历史,沈从文在19331018日天津《大公报》文艺版发表了《文学者的态度》,对上海的文学家提出批评。上海作家杜衡,用笔名“苏汶”在上海的《现代》杂志上发表《文人在上海》予以反驳。这样就开启了1930年代一场非常热闹的“京海之争”。沈从文紧接着又发表了一篇《论“海派”》,主要是指在上海的文人、作家。所以今天讨论海派、海派文学,不能忘记当年的这场大争论。

    当时鲁迅在上海,也注意到这场争论,于次年2月在《申报》副刊《自由谈》发表《“京派”与“海派”》。文章很重要也很有趣,说所谓“京派”与“海派”,并不是指作者的本籍而言,而是一群人所居的地域。“‘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是商的帮闲。”这些话是鲁迅的风格写照,既讽刺了“京派”,又讽刺了“海派”。在他看来这两派都不怎么样。19355月,鲁迅又发表了《“京派”和“海派”》,提起“京海争论”,并认为京海其实已经合流为“杂烩”。主要论据在于“真正老京派”周作人为“真正小海派”施蛰存主编的《文饭小品》写文章,两人合作即“京海合流”的一个体现。

    海派文学的开山祖师是谁?

    陈子善把晚清、民初看作海派文学的起步期。他指出,海派文学之所以可以成为上海文学当中重要的一支,主要因为上海开埠以后,市民阶层不仅有工作赚钱的需要,而且有精神文化需要。由此催生了一大批作家、作品。其中,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清末韩邦庆著)尤其重要,该小说全文用苏白写作,可以说是上海社会的一个百科全书。一般文学史家不仅把它视为近代小说的开山之作,也视为海派文学的开山之作。当然很多人写近代文学史不直接说,但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陈子善认为现在可以直接说出来,并认为海派文学的开山祖师就是《海上花列传》。《海上花列传》.png

   海派文学进入新阶段。

   陈子善老师指出,1930年代中期新文学开始进入小报,比如叶灵凤最后一部长篇连载《永久的女性》就发表在《小晨报》。1935年年底,谢六逸创办《立报》,是新文学家第一次正式进军小报市场;张恨水则创办《花果山》,是旧文学代表。看似对抗,其实通俗文学、旧文学与新文学已逐渐融合,很多杂志既发表新文学的作品也发表旧文学。新旧两派,各显神通,争奇斗艳。

   讲座最后,陈子善还重点论述了海派文化、江南区域文化和海派文学的密切关系,其间穿插海上文史典故、奇闻轶事。4.png

   活动最后,陈子善与现场敏读会的读者和嘉宾进行互动,热情而认真地解答大家的提问 。线上共有984多人一起分享这期敏读会讲座,点赞数5820多。